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 > 正文

天天热议:国际最新研究:超声诱导小鼠大鼠蛰眠 未来或可应用于宇宙飞行

  • 2023-05-26 13:09:44 来源:商洛之窗


【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代谢》最新发表的一项生理学研究报告称,通过定向头部的超声脉冲可诱导在小鼠和大鼠中出现可逆的冬眠样状态——蛰眠。这一非侵入性方法暂时激活了脑中的神经细胞,导致降低体温、减缓代谢,或可应用在未来的医疗或潜在长距离宇宙飞行中。

该论文介绍,蛰眠(Torpor)是一种类似冬眠的生理状态,在此状态下哺乳动物会抑制代谢,降低体温,并减缓其他生理过程以保存能量,这一状态据信受到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超声波能够以非侵入性方式穿透头骨聚焦于脑,并且如果集中在神经上,已被表明能够激活动物的神经细胞。

基于此,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陈红和同事合作开发出一个超声发射器,可安装在自由活动的小鼠头部。他们针对下丘脑视前区施加了10秒超声脉冲,已知这一脑区调节冬眠活动。这一活动在雌鼠和雄鼠中激发了即时体温下降数度(平均3-3.5°C),同时都伴有心率下降和氧消耗下降,在2小时内这些动物就完全恢复了。

随后,论文作者结合超声发射器和一个自动系统,会在体温开始上升时发射重复超声脉冲,从而将实验动物的这一类蛰眠状态维持高达24小时,而没有伤害或不适的迹象。他们的研究还表明,这一技术在12只大鼠身上生效了(这种动物通常不会自然冬眠),虽然它们体温仅下降1-2°C,但这表明该调节代谢反应的生理过程可能在非冬眠哺乳动物身上也存在。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尽管还需更多研究来调查这一方法对人类是否安全,不过,作为一种延缓代谢、降低体温的非侵入性、可逆技术,他们最新的这项研究在医学上可能可以应用于急救或急性重病,或对未来长距离宇宙空间旅行有所帮助。(完)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热议:国际最新研究:超声诱导小鼠大鼠蛰眠 未来或可应用于宇宙飞行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代谢》最新发表的一项生理学研...

全球微速讯:“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海,守护孩子们的未来”(第一现场)

日本福岛居民——“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海,守护孩子们的未来”(第一现场)日本福岛县居民坚决反对日本政...

今日快看!国际最新研究:陨石或地球44亿年前火山爆发可能促进生命起源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化...

美国升级对乌克兰军援引发广泛批评——“乌克兰危机是美国攫取暴利的工具”

美国升级对乌克兰军援引发广泛批评——“乌克兰危机是美国攫取暴利的工具”(国际视点)在日前举行的七国...

马斯克公司首获美监管机构批准 可开展人脑芯片植入试验

中新网5月26日电综合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脑芯片植入公司Neuralink当地时间25日宣布,已获得美国食品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